【#人生洞察室 04 用八本書回顧2020上半年】
-你的氣質裡,藏著你讀的書,勾勒出你想成為的人
▌1月:#新通才下一波生存者
-到一個新環境,要做的不只是熟悉工作,是以局外人視角提出優化策略,創造早期績效。
▌2月:#為什麼聰明人都用方格筆記本?
-希臘大哲蘇格拉底的名言:「未經反省的人生是不值得活的。」
聰明人都在用的「黃金三分割法」拿來記錄一整天的工作、生活,都是很好的訓練。
▌3月:#30歲前一定要搞懂的自己
-30歲是一個古人認為應該「三十而立」的年紀,但在現代卻是個越發迷惘的年紀。
預習會遇到的迷惘,撥開那些人生中的迷霧。
▌4月:#大人的學習法
-工作是越往上走,發現自己所學的越不夠,但卻同時求知若渴。只是一天只有24小時,該怎麼當成雙倍或三倍時間使用呢?確實掌握學習的四個層次,在每個階段確實掌握該關卡任務,方能加速學習新知識技能。
▌5月:#對手偷不走的優勢
-成為一個冠軍團隊的要素,是有卓越能力以及健康的組織習慣,那樣的冠軍團隊,在云云眾生般的大部分工作裡,很難兩全,但我可以先讓自己成為冠軍人才,帶著至少七十五分以上的組織成長。
▌6月:#不改變就無法生存
-決策的關鍵在「環境」,而不是你的「大腦」
一個組織的慣性會影響決策是好或壞,所以選個好環境吧!
而一個人會害怕,那是因為不知道那些未知是什麼,只要資訊量夠多,那麼害怕這種情緒自然就會消失了。
▌7月:#個人無限公司
-不一定要離開公司,透過八小時工作所得,也能直接轉換成副業內容,正業與副業不是相斥,是可以相輔相成的。
所以老實說,我有點動搖,真的要完全離開公司嗎?還是就讓主業副業相互正向影響我的職涯呢?我也想要保持行業內的資訊敏銳度。
▌8月:#做工的人
-透過這本書,可以結構性了解「做工的人」那些大眾負面印象與行為模式來由,比起戲劇,閱讀這本書更能夠深度了解這個族群。
我們的氣質裡,藏著我們曾讀過的書、走過的路,適時回顧一下,自己都讀了什麼樣的書了,是不是正朝著我們想要成為的人前進了。